中共宣城市委宣传部  宣城文明办  主办
“聚沙成塔”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聚沙成塔,助力乡村振兴
发表时间:2022-08-24来源:宣城文明网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和人才的振兴,“聚沙成塔”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2020年4月发起实施,针对宁国市山核桃产业特点和农村发展现状,以山核桃种植者公益大讲堂、实地参观培训为主要内容,致力于传播先进技术和系统性培育新农人。目前,项目已经搭建起包含皖浙鄂三省170余名优秀林农的微信群实时交流平台,举办大讲堂35期,受益林农超过2000人次,培育新农人160余名;“山核桃种植者”微信公众号发布技术信息600余篇,总点击量超过30万次。项目先后荣获宣城市第五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安徽省第六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相继被中国绿色时报、安徽电视台“三农时空”栏目等媒体报道。

第12期山核桃公益大讲堂

  一、项目背景

  山核桃产业是宁国市农业首位产业,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首位和全国第二位,现有40万亩,超过市域面积10%,年均产量1万吨,总产值14亿元,涉及林农6万余人。广大小农户的转变是产业振兴的关键。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生态安全、林分退化、技术推广艰难等突出问题,“聚沙成塔”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凭着核心志愿队伍专业素养、对农村的朴素感情以及20余年积淀的影响力,带领一群林农,致力于从根本上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深入村民组开展技术培训

  二、项目重点

  一是通过培训实现志愿队伍的裂变。以吴志辉为核心主讲人,发动自然资源规划局和产区乡镇林业站专家志愿者23名,创办山核桃种植者公益大讲堂,以土专家、回乡青年才俊、村民组长、山核桃林产托管主体为重点对象,以实地参观、案例讲解等多种方式系统开展新农人培训,现已举办35期,发现和培养周祖德、程来平、胡爽、汪安云等160余名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形成覆盖整个产区的新农人科普志愿队伍,将新技术、新理念融入日常生产,以最具说服力的身边实例实现山核桃科学种植的有效普及。

  二是通过整合汇集各方优质资源。本项目整合体制内外的多方面资源。结合自然资源规划局党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工作开展志愿者服务,结合承建的现代山核桃科技示范基地加强示范推广力度;项目负责人为宣城市科协兼职副主席,整合市科协科学普及资源;项目负责人为省部级劳模,结合市总工会“跟着劳模去扶贫”、“跟着劳模去创新”等联动开展工作;项目负责人为安徽省山核桃专家,按照市科技局要求,组建省级山核桃产业创新科技特派团,项目负责人任团长。

实地培训林农

  三、项目成效

  其一,广大林农通过参加大讲堂等各类培训以及现场参观学习,提升能力、拓展视野、增加信心,在实践的基础上掌握技术、不断更新理念。“吴老师,今年给花蕾蛆打药的时间到了吗?”“我家山核桃树叶子发黄,该怎么办?”只要项目团队出现在林场村口,一定很快被“围堵”。为更及时的答疑解惑,项目逐步搭建起专家、小农户、服务组织之间的有效、高效、长效交流平台。相继开设“宁国山核桃”凤凰博报,“山核桃种植者”微信公众号,精准聚焦山核桃林农进行内容生产,累计发布技术信息600余篇,总点击量超过30万次;凝聚安徽、浙江、湖北三省12县170余名优秀林农,组建山核桃种植者微信群,与林农“土专家”实时互动,大家通过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同类相聚,互相帮助,收获友谊。

  其二,新农人通过帮助指导身边的林农,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获得尊重和成就感。甲路镇石门村村民程来平就是新农人志愿者之一,他家里有400多棵山核桃树,过去由于管理方法不对,年产量最多不过2000斤,少则几百斤。吴志辉向他讲解如何科学管理并指导他运用到生产中,4年过去了,他家山核桃产量增产到3000斤,2021年达到5000多斤,而且果实饱满,刚收下就被人买走了,每斤价格还比别人家高2元,共收入14多万元。现在程来平已经成为村里的“程老师”,家里的山场成了四邻的“考察对象”,山核桃科学种植技术逐步深扎林农心中。

  其三,一部分新农人开展创新创业,比如开办无人机防治专业公司、成立专业托管公司或合作社以及成立专业化的林业服务有限公司,其中,新农人章忠庆组建安徽省首家山核桃全程托管服务公司。既是受益者又是志愿者的新农人们内生动力被激发,实现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同样,教学相长,项目核心志愿者在指导林农的过程中,本身也在不断精进,知识体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大家各自发挥所长、勇于探索、相互帮助,通过一个项目的实践印证,团队联手努力,共同实现价值提升。

实地与林农展开交流

  四、项目亮点

  本项目始终以“人”为中心,让众多先知先觉、有志愿者精神的林农们凝聚起来,让林农来帮助林农、让林农来鼓舞林农,让新农人们成为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助力军,让广大林农实现转变,真正成为实现产业振兴的主力军。

  本项目将传统方式和新媒体方式有机融合、互为补充,既注重面对面培训、实地指导、参观学习等林农易于接受的传统方式,又有效利用公众号、微信群等,构建有效、高效、长效的多层次交流平台,实现科学技术的快速、指向性传播。

  本项目推广多项实用适用技术、已经培育的160余名新农人遍布宁国产区,项目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科学技术和理念的推广普及,同时已经拓展到经营组织模式改变、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等产业多方位、多层面,正在从产业最底层缓慢而有力地影响和改变宁国市山核桃产业未来走势,同时也正在辐射临安区、绩溪县、金寨县等山核桃产区,对于我国山核桃产业健康发展正在产生正面积极影响。

责任编辑:

夏 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