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宣城市委宣传部  宣城文明办  主办
宣城鸟瞰图
发表时间:2016-01-15来源:安徽省宣城市文明办

  宣城位于安徽省东南部,与江浙两省接壤,是东南沿海沟通内地的重要通道。地处皖南山区和长江下游平原的结合部,东连天目,南倚黄山,西靠九华,域内襟山带水,风景绝佳。敬亭.柏视、水西、龙须四山峰峦叠翠;青弋江、水阳江两水相依。宣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自西汉时起就一直是江东大郡,晋永嘉年间,首开文化昌盛之风,历经六朝,隋、唐、宋、元、明、清诸朝文化发展,其文脉源远流长,一直是江南乃至全国文化中心之一。现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山水园林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翼。

  宣城市自然资源丰富。全市森林覆盖率55%,林业总面积44万多公顷,蓄积量1700多万立方米。竹林面积9.3万多公顷,其中广德县4万公顷,毛竹蓄积 量8000万株,居全国第七位、全省第一位,有“竹海”之誉;宁国市元竹、笋用竹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首位,被评为“中国元竹之乡”。林产品有板栗、蜜枣、山核桃等,产量在全省名列前茅。中药材种类繁多,宣木瓜、郎吴芋(吴茱英)、宁前胡、宁贝母等。珍稀野生动物有30多种,其中列入国家一类保护的有扬子鳄、梅花鹿、金钱豹、云豹、黑麂、白鹳、丹顶鹤、白颈长尾雉等。境内的扬子鳄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横山国家森林公园,还有绩溪清凉峰和宁国板桥两处省级自然保护区。

  宣城市辖境在地质分区上位于扬子准地台地区。地层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分区,各时代地层发育比较完整。受地质构造控制,地势南高北低,地貌复杂多样,大致可分为山地、丘陵、盆(谷)地、岗地、平原五大类型。南部山地、丘陵和盆谷交错,海拔高程

  一般200—1000米以上;中部丘陵、岗冲起伏,高程一般15~100米;北部除一部分破碎的丘陵外,绝大部分为广袤的平原和星罗棋布的河湖港汉,圩区一般高程为7—12米。南部和东南部山区属天目山山脉,西南部山区属黄山山脉,西部山区属九华山山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0多座,最高的清凉峰1787.4米(位于绩溪县与歙县及浙江临安县交界处)。境内河流主要有青弋江和水阳江两大水系,均属长江流域;绩溪县有36%的流域面积属长江流域,64%的流域面积属钱塘江流域。天然湖泊有南漪湖及固城湖的一部分,总面积200多平方公里。

  清凉峰保护区内主要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其它珍稀动植物资源。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树种30余种、动物13种。板桥保护区保护对象为天然甜储林群落及其它珍稀动植物资源。其中甜槠林是安徽最北一处、我国东部最北一块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群落,十分珍贵;金钱松、香果树、杜仲等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水泥用石灰石,储量在160亿吨以上,矿床规模大,矿石质量好,氧化钙含量大于50%的占95%以上。均宜露采。著名的“海螺”牌水泥原料就是取自宁国海螺山的石灰石。

  宣城市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10年,宣城市全年实现总产值525.7亿元,同比增长15.0%,人均生产总值21028元。宣城市农业平稳增长,工业发展速度加快,服务业发展日趋活跃;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8.5亿元,增长4.6%;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248.2亿元,增长23.3%;第三产业增加值189.0亿元,增长10.6%;三产结构由2009年的18.1:43.5:38.4。变化为16.8:47.2:36.0。实现财政总收入84.7亿元,增长40.2%。固定资产投资730.4亿元,增长3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4.7亿元,增长1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41.36元,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6650.95元,增长18.1%。

  投资增长高位运行,总量迈上新台阶。2010年全市5000万元以上新开工的工业项目共121个,同比增长95.2%,累计完成投资65亿元,同比增长34.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3个,比2009年增加27个;全年争取中央扩大内需投资7.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600.8亿元,增长44.1%,总量和增速分别位居全省第4位和第5位;施工项目计划投资规模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历史性的1148亿元;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76.6亿元,同比增长50%,总量居全省第4位,增速居全省第2位;房地产投资累计完成87.8亿元,同比增长42.6%,总量在全省第4位,增速在全省第6位。

  消费平稳增长,总体格局稳中见快。201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94.7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利用省外资金快速增长,利用外资平稳增长。全年实际利用省外资金379.6亿元,增长76.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7亿美元,增长26.5%,增幅位于全省第6位。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重点支出保障有力。财政总收入完成84.7亿元,比上年增收24.3亿元,增长40.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9.8亿元,比上年增收14.4亿元,增长40.7%。。地方财政支出104亿元,比上年增长21.3%。

  金融存贷款较快增长,贷款增幅创多年新高。201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人民币口径,下同)577.11亿元,比年初增加140.27亿元,增长32.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9.3亿元,比年初增加61.97亿元,增长24.1%。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85.56亿元,比年初增加102.13亿元,增长36.0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亿元,同比增长16.0%;中长期贷款余额219.87亿元,增长56.8%。

  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物价总体下降。201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人民币口径,下同)577.11亿元,比年初增加140.27亿元,增长32.1%;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650.95元,增长1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522.3元,增长3.4%。

责任编辑:

许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