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宣城市委宣传部  宣城文明办  主办
丁华平:是闲不住的“红绿灯”,义务疏导交通20年
发表时间:2024-03-15来源:宣城文明网

  丁华平,宣城市宣州区沈村镇丁店村村民。22年来,丁华平在本村国道县道交错的交通繁忙地段,甘作“移动的红绿灯”,义务指挥疏导交通、护送老人、学生安全通过,耐心劝导和纠正不文明行为,有效预防且降低了这一交通枢纽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乡村道路平安畅通保驾护航,曾获评“宣城好人”,今天的《宣城好人天天见》带大家认识他。

  “戴好头盔,那是为你自己好;三轮车不能带人,不安全;孩子们,和我一起从这边过马路……”3月10日中午,宣州区沈村镇新河桥集镇十字路口,60岁的丁华平头戴遮阳帽,身穿“宣州义警”反光马甲协助交警熟练地指挥着交通。

  这只是丁华平日常义务执勤的一个缩影。

  20多年前,丁华平在新河桥十字路口旁开了一家小超市,这里交通十分便利,318国道东西方向穿境而过,来往车辆很多,所以经常堵车。每当看到马路上车辆拥堵时,热心的丁华平就放下手上的生意,到路上义务指挥车辆疏通道路。每天为上下学的孩子们护航过马路,他的付出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感谢,村民们亲切地称呼他为“移动的红绿灯”。

  说起当“宣州义警”的初衷,丁华平回忆说,2011年9月,一辆散装水泥罐车冲进了隔壁的水果店,他的姐夫在这场车祸中当场死亡。“希望在家门口这条路上,大家都能平平安安通行。”这场交通事故坚定了他当义务交通疏导员的决心。

  现在丁华平每天很早就起床,5点钟左右就穿上背心,在路口疏导交通。直到早晨六七点钟,有民警到路口来执勤,他才离开。晚上民警下班后,他又“上岗”了,大约要忙到晚上9点左右。“指挥交通是一个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工作。”丁华平笑着说,一开始他也不太会,后来一边跟着交警学,一边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现在已经很熟练了。

  丁华平的工作也得到了公安部门的认可。2021年,他加入当地派出所的义警队伍。为了保障他在路边疏导交通时的安全,新河桥路段所属的交警中队还赠送给他一件“宣州义警”反光背心。丁华平格外珍惜这件背心,每次使用后都会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起来。

  虽然不是警察,但在大家眼里,丁华平就是一位尽职尽责的“编外辅警”。维护十字路口的交通安全时,他还当起了国家法律、政策宣传员。他经常自编普法顺口溜,摘抄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惠农政策、先进人物事迹等,张贴在丁店村的宣传栏上,便于过往行人学习阅读。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是丁华平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长期助人为乐、热心公益的动力源泉。

  2016年冬天的一个夜晚,一名60多岁的老人骑着电动三轮车,因为雨雪天气路面湿滑,一不小心连人带车都翻倒在路边,丁华平得知后,立刻前去扶起老人,并喊来附近的村民一起将车抬起来,然后又将老人安全送到家。去年下半年,一位94岁老人在女儿的陪伴下特意前来感谢丁华平,老人住在318国道北侧的一个村子里,她的女儿在路南边开店。老人每次步行去看女儿,丁华平都会主动扶老人过马路。诸如此类的爱心善举,丁华平做了许多。他救助过晕倒的清洁工,劝解过争吵的打架者,搀扶过跌倒在路上的老人……丁华平说:“只要群众需要我,我愿意一直坚持做下去!”

  2021年9月7日,村民罗清芳又一次看到丁华平在十字路口疏导交通,随手拍摄了一段视频在网上发布。这也让丁华平被更多的人熟知。在其事迹感染下,一些有爱心的村民也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现在已发展到13个人。

  在丁华平的号召下,他们自发成立了“日升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小组。学雷锋小组成立以来,丁华平带领小组成员不定期地开展志愿者活动,从马路拥堵指挥疏通到公路事故现场救援,从人居环境整治到扶贫救济,处处都有“日升学雷锋”志愿活动的身影。

  “带动身边人,让爱心接力棒一直传递下去。”看着新河桥十字路口上的车辆和行人,丁华平说出自己的小心愿,也号召众人争做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用爱照亮每一个角落,用心温暖每一个人。

责任编辑:

李思雨 一审:雷志红 二审:汪静怡 三审:吴丹